锋镝之苦的拼音、解释、组词

锋镝之苦的简介:

fēng dí zhī kǔ
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 AI解释

锋镝之苦》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但我们可以从其组成部分“锋”和“镝”的含义来推测它的可能意思,并进行进一步解读。在古代汉语中,“锋”通常指的是武器的尖端部分,象征着锐利、攻击性的特质;“镝”则是指箭矢头部装有金属尖的末端,是弓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推断,《锋镝之苦》可能是用来形容战争或者战斗中的痛苦与艰难。在古代战场中,士兵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攻击(包括刀剑等武器的锐利尖端),还要承受着箭矢等远程攻击带来的伤害。因此,“锋镝之苦”可以理解为形容战争中的各种艰辛、痛苦或困苦。

以下是五个基于此含义的造句:

  1. 自从烽火连天,百姓饱尝《锋镝之苦》,生活变得艰难。
  2. 狼烟四起,士兵们背负着《锋镝之苦》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3. 尽管经历了许多《锋镝之苦》,但战士们的决心从未动摇。
  4. 这个故事描绘了主人公历经《锋镝之苦》,最终战胜敌人的英勇事迹。
  5. 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都充满了《锋镝之苦》和无数英雄的悲壮。

请注意,由于“锋镝之苦”并不是正式的成语或词汇,上述解释及造句主要是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推测和创作。在实际应用中,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fēng

1 刀剑锐利的部分:刀~。剑~。交~。~利。~芒。~镝(泛指兵器;亦喻战争)。2 器物的尖锐部分:笔~。针~相对。3 形容语言的尖锐:话~。谈~。4 在前面带头的人:先~。前~。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