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送文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起送文书的简介:
qǐ sòng wén shū
1.举荐应试的文书。
1.举荐应试的文书。
- AI解释
《起送文书》并非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或惯用语,它可能是指某些特定情境下出现的说法。通常,“起送”是指开始送达或者发送的意思;“文书”则是指书面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公文、书信等。因此,《起送文书》整体上可以理解为某项工作开始正式进行,并且涉及到了文件的送达或发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短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解读:
-
行政语境:在政府部门或公司内部,可能会使用“起送文书”来指代一个任务、项目或者程序的启动和执行过程中的文件传递阶段。
-
司法文书中:“起送文书”的概念也适用于法律领域,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指将相关文件正式提交给法院或其他司法机构。
-
历史文献中:在古代典籍或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起送文书”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具体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供参考:
-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项目实施阶段,各部门需按照计划起送相关文书。”
- “为了确保合同顺利签订,双方必须在一周内完成所有必要的起送文书工作。”
- “公司决定启动一个新的市场调研项目,在正式开始前需要先起草并起送调查问卷等相关文件。”
- “检察院依法对一起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并于今日起送相关法律文书至当事人手中。”
- “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公司决定重新整理并起送一系列规章制度文档。”
请注意,“起送文书”这个短语不是固定成语或惯用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解释和造句仅供参考,并未经过严格的历史文献验证。
分词解释
起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4 拔出,取出:~锚。~获。5 领取(凭证):~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8 长出:~痱子。9 拟定:~草。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11 群,组,批:一~(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13 自,从:~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