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克己的拼音、解释、组词
奉公克己的简介:
fèng gōng kè jǐ
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AI解释
《奉公克己》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指为国家、为公共利益尽职尽责,严格要求自己,不谋私利。其中,“奉公”意为服从和遵守公共规则或法律;“克己”则意味着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个人利益。
【详细解释】 - 奉公:在这里指的是为了公共的利益而服务,无私奉献。 - 克己:强调在处理事情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因为个人的私欲而损害原则和道德。
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甘于奉献、严格自律的人或行为。它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不忘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
【例句】 1. 李局长自始至终都坚持奉公克己的原则,不谋私利。 2. 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小王同学以身作则,真正践行了奉公克己的精神。 3. 老师一直告诫我们要奉公克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 这位老干部几十年如一日地奉公克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 在这次救灾行动中,许多党员干部都展现了奉公克己的高尚品德。
分词解释
奉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克
kè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己
jǐ
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