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轨攸同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轨攸同的简介:
wén guǐ yōu tóng
文:文字;轨:车的轨迹;攸:语助词,无义;同:相同。书牍的文字相同,车辙痕迹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文:文字;轨:车的轨迹;攸:语助词,无义;同:相同。书牍的文字相同,车辙痕迹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 AI解释
《文轨攸同》这句话出自中国古籍,其中“文”指的是文化、文字,“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准则或标准。“攸同”,意即相同或一致。综合来看,“文轨攸同”表达的是文化和规范完全一致的意思。
详细解释
- 文:指文化、文字。
- 轨:在此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规矩、规则;二是行为方式的标准。
- 攸同:意思是指在某一方面达到相同或一致的状态。
整句表达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文化和规范上达到高度统一的情况。通常用于描述政治统治下的文化融合和秩序统一。
造句
-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通过推行小篆字体,实现了“文轨攸同”,使得各地的文书可以顺畅交流。
- 西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使各地风俗习惯逐渐趋同,达到了“文轨攸同”的状态。
- 为了实现“文轨攸同”,古代统治者往往会制定统一的文化政策和教育体系,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 在多民族国家中,“文轨攸同”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意味着不同民族之间能够通过共同的文化和规则进行良好融合和发展。
- 历史上,中国多次出现“文轨攸同”的局面,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独尊政策之后,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轨
guǐ
1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2 一定的路线:~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3 应遵循的规则:~度(dù)(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
同
tóng,tò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3 和,跟:~流合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