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度地带性的拼音、解释、组词
干湿度地带性的简介:
gān/gàn shī dù/duó dì/de dài xìng
即“经度地带性”。
即“经度地带性”。
- AI解释
《干湿度地带性》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地球表面从赤道向两极方向气候条件逐渐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不仅包括温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水分分布的差异,从而影响到植被和生态系统类型的不同分布规律。
详细解释
- 定义:干湿度地带性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群落和地貌景观随地理位置(主要是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主要受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
- 特点:在不同气候带,由于水分供应的差异,植被类型、土壤性质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均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 影响因素:
- 降水与蒸发的关系:降水多且蒸发少的地方通常形成森林;反之,在干旱地区可能会出现草原或荒漠。
- 热量条件:随着纬度增加,气温逐渐降低,这也影响到植被的类型和生长习性。
示例造句
- "由于干湿度地带性的规律,非洲撒哈拉沙漠与刚果盆地之间的过渡区域呈现出多样化的自然景观。"
- "研究者们基于干湿度地带性原理,在不同气候带设置观测点以监测森林、草原向荒漠转变的过程。"
- "从热带雨林到温带森林再到寒冷的苔原,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分布正是干湿度地带性规律的生动体现。"
- "干旱地区的农业种植需考虑当地干湿度地带性的特点,选择耐旱作物以提高耕种成功率。"
-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干湿度地带性格局,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这些句子展示了干湿度地带性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干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湿
shī
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度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带
dài
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子。皮~。领~。一衣~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钢。~鱼。声~。3 车轮胎:车~。外~。4 区域:地~。温~。5 佩戴,披挂:~孝。~剑。6 随身拿着:携~。~挈。~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连~。~职。~累(lěi )(连累)。话中~刺。8 含有,呈现:~电。~伤。9 率领,引导:~领。~头。~动。以点~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
性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