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解的拼音、解释、组词

体解的简介:

tǐ/tī/bèn jiě/jiè/xiè
1.古代祭祀﹑宴飨时,将牲体切割为二十一部分。 2.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 3.犹解体。比喻人心离散。 4.理解;领悟。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支解牲体。《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唐.孔颖达.正义:「王为公侯设宴礼,体解节折升之于俎。」《国语.周语中》:「净其巾羃,敬其祓除,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

2. 古代分解肢体之酷刑。《楚辞.屈原.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

3. 体会了解。《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体解》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的含义比较特殊。据考证,“体解”一词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或哲学思想,在其中它常被用来描述一种极刑或者精神上的彻底分解、消灭的状态。

详细解释

  1. 物理意义上的体解:是指身体被分割成很多部分,甚至肢解。这是对犯人极为残忍的惩罚方式之一。
  2. 精神层面的体解:在一些哲学或思想论述中,“体解”更多地指的是心灵、意识的彻底崩溃或者消散,即精神上的瓦解。

造句

  1. 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罚叫“五马分尸”,这是一种典型的体解
  2. 尽管他极力挣扎,但最终还是被彻底击垮了,心理上经历了严重的体解
  3. 在哲学讨论中,有思想家认为某种极端的痛苦能够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的体解
  4. 这场噩梦让他如同从精神世界里被分割开来,心灵遭受着无法言说的体解之痛。
  5. 他的意志如同纸糊一般,在困难面前彻底体解了。

请注意,“体解”一词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常见,特别是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它更多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文献、哲学讨论或文学创作之中,用于描述一种极端的状态或情境。

分词解释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jiě,jiè,xiè

1 剖开,分开:~剖。分~。瓦~。~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开。~甲归田。~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除。~饿。~乏。~惑。~疑。~围。~脱。~雇。~聘。~散。~毒。4 溶化:溶~。~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释。~析。~说。劝~。~嘲。6 懂,明白:理~。见~。7 调和,处理:~决。和~。调(tiáo )~。排~。8 高兴,开心:~颜而笑。9 排泄:~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