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拼音、解释、组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简介: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
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 AI解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成语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原文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邻邦之室,可以相礼。”这里的“他山之石”指的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比喻别国或别人的经验、智慧、技术等。而“攻玉”则意指琢磨玉石,引申为通过借鉴和应用外来的知识或手段来改进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事物更加完美。

详细解释

  • 他山之石:借指异国的、别的国家或地方的经验、智慧。
  • 可以攻玉:可以用来改善自我或提高自身水平。这里的“攻”是精雕细琢的意思,“玉”象征着美好的品质或目标。

简单来说,这句话表达的是利用外界资源来提升自己、改进自己的理念,强调了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智慧的重要性。

造句

  1. 在设计新产品时,我们采纳了多家国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就像古人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样,大大提升了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为了提高团队的创新力,公司邀请了多位行业内的专家进行分享会,大家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说得很对,通过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成长。
  3. 小明在解决编程难题时参考了一些国外的技术博客,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这正体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
  4. 面对复杂的企业管理难题,我们引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工具,正如古人所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5. 在准备这次学术报告时,我认真阅读了一些国外的经典文献,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灵感与启示,这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生动体现。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适用于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场景,在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同样适用,强调了开放思维和借鉴创新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杀。2 别的,另外的:~人。~日。~乡。~山之石,可以攻玉。其~。3 虚指:睡~一觉。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gōng

1 打击,与“守”相对:~击。~占。~取。~心。~关。~陷。2 指责,驳斥:~难(nàn)。群起而~之。3 治病:以毒~毒。4 致力学习或研究:~读。~书。专~医学。

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