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历的简介:
gōng lì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为阳历的一种。参见「格里历」、「阳历」条。
《公历》的详细解释:
公历,又称格里高利历或西历,是以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命名的一种历法。它是现今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通用历法体系,其基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性变化来划分年月日。公历的基本单位是天、月、年,一年设置为365天(闰年则有366天)。在公历中,普通年份由12个月组成,其中7个大月(每个月31天)和5个小月(每个月30天),而二月份平年只有28天,在闰年时增加一天为29天。这种日历系统不仅在中国大陆广泛使用,也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
造句:
-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了公历制度,方便国际交流和时间管理。
- 公历元旦那天是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之一。
- 我们计划在暑假期间去旅游,具体日期定于7月5日(公历)。
- 根据公历计算,今年是中国农历虎年之后的兔年。
- 由于2024年的二月有29天,这一年是闰年,按照格里高利历的规则。
以上就是关于“公历”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使用其概念的例句。
分词解释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历
lì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3 遍、完全:~览。~数(shǔ)。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