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臣节的简介:
chén jié
1.人臣的节操。
1.人臣的节操。
- AI解释
《臣节》这个词并非标准汉语词汇,而是可能由“臣”与“节”两个字组合而来。在古代中国,“臣”指称臣属、臣子;而“节”则有准则、气节等含义。“臣节”一词可以理解为臣子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详细解释
- 臣道之义:臣子应以忠诚、孝顺、勤奋、清廉为本,尽心尽力辅佐君主,维护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 尊卑有序:强调在上下级关系中应当保持明确的等级观念,即臣子对君主应有绝对的服从;君主对待臣民则应该公平合理,做到“圣人之道无不可为”,但在具体执行上也要遵循礼节规范。
- 忠诚与奉献:臣子应对国家和君主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牺牲精神,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生命。
造句
- 古代的臣子们严格遵守臣节,忠心耿耿地为国效力。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以臣节为准则,积极向上,深受人们敬重。
- 君主对臣下的要求不仅是智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符合臣节的品德。
- 作为臣子,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应当首先考虑大局,保持臣节不逾矩。
- 现代社会虽然与古代不同,但其核心精神——忠诚、奉献、责任感等仍值得后人继承并发扬光大。
需要注意的是,“臣节”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或固定用语,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正式文本或需要精准表达时,建议采用“君臣之义”、“臣子之道”等更为准确的概念表述。
分词解释
臣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