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文的简介:
shí wén
1.当代的文明。指礼乐制度等。 2.当时的文章。 3.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唐宋时指律赋。明清时特指八股文。
1.当代的文明。指礼乐制度等。 2.当时的文章。 3.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唐宋时指律赋。明清时特指八股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八股文的别名。参见「八股文」条。
2. 现代通行的文体。
《时文》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当代的文章或文章集,多指具有时代性、时效性的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它也可以特指学校教育中用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理解现代生活现象的文本材料。
详细解释
- 含义:指当前时代的文章,包含但不限于文学、评论、新闻报道等形式的内容。
- 功能: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和分析当下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中,《时文》常被用作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材料。
造句
- 教师在课上展示了最近出版的《时文》,学生们都表示对其中探讨的社会现象很感兴趣。
- 每周,班级都会举办一次《时文》读书会活动,大家围坐一起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
- 最近,《时文》专栏关于环保的文章引起了广泛讨论,很多读者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时文》,我们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多元性。
- 杂志社正在策划一个新的《时文》专栏,希望能够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时文”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从教育、讨论到个人兴趣等方面。
分词解释
时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