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拼音、解释、组词
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简介:
míng bù zhèng zé yán bù shùn
名:名分;顺:合理。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名:名分;顺:合理。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 AI解释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句话强调了命名或定义的准确性对于言行乃至整个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详细解释
- 名:指事物的名称、称号或者称呼,也可以引申为事物的本质属性。
- 正:正确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准确无误或恰当。
- 言不顺:因为命名不正确,所以在表达时不顺畅或不符合逻辑。
- 事不成:当言辞不能恰当地传达其意图时,最终可能导致事情无法成功进行。
- 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措手足是进一步推论的结果。如果基础的命名和定义都不准确,则会导致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造句
- 在这次品牌重新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产品名称进行调整,更要确保每一个产品的定位都名正言顺。
- 如果我们不能明确地给出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责,那么公司内部的工作流程将无法顺畅运行。
- 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命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因为这关系到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
- 在制定一项政策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其名称和定义,确保它能够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否则政策很可能遭遇实施困难。
- 作为一名公共发言人,在发言时务必确保自己的词语选择准确无误,否则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争议。
分词解释
名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则
zé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顺
shùn
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2 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3 依次往后:~序。~次。4 随,趁便:~便。~势。~手牵羊。5 整理:理~。~修(整理修治)。6 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7 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