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力凋弊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力凋弊的简介:

mín lì diāo bì
人民生活穷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民生活困穷。汉.荀悦《前汉纪.武帝纪四》:「当武帝之世,赋役烦众,民力凋弊。」也作「民生雕敝」。

词语解释

民力凋弊(mín lì diāo bì):形容民众的力量因长期受压迫、剥削等原因而衰弱,社会经济状况较差。这个词中的“民力”指的是人民的力量或民众的能力,“凋弊”意味着衰退和衰败。

造句

  1. 历史背景下的解释: 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里,由于赋税沉重且连续不断的战争导致物资匮乏,整个国家的民力出现了明显的凋弊。
  2. 描绘社会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积极性不高,加之分配制度不合理,使得农村地区的民力严重凋弊,影响了整体经济水平提升。
  3. 比喻个体状态: 他年轻时曾经风华正茂、才智过人,但经过多年的艰难困苦和逆境磨砺之后,精神面貌也渐渐显得民力凋弊了许多。
  4. 描述企业状况: 这家国有企业在经历了多次合并重组后,由于管理机制僵化、市场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导致其整体实力出现了明显的凋弊现象。
  5. 用于文学创作中: 他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挣扎着生存,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难以预料的政治变故,原本旺盛的生命力逐渐变得民力凋弊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

1 欺蒙人的坏事:作~。营私舞~。2 害处,与“利”相对:~病。~端。~害。~政。利~。兴利除~。3 败,疲困。4 古同“蔽”,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