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饽饽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饽饽的简介:

dà bō bō
1.方言。一种面制点心。

  • AI解释

大饽饽》这一词,主要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面食。在汉语中,“饽饽”是对多种面制食品的统称,可以是蒸出来的,也可以是烤出来的,通常比较松软、香甜。而“大饽饽”一般特指的是体型较大、分量较重的这类面食。它的制作原料主要是面粉,有时还会添加糖或者其他调味品。在一些地方,“大饽饽”也用来指代馒头或一种外形较大的甜点。

造句

  1.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大饽饽作为节日食品。
  2. 妈妈做的大饽饽可真好吃,每次都让我多吃一个。
  3. 大饽饽外表看起来比一般的面食要饱满很多。
  4. 我们去外婆家做客时,外婆会给我们每个人准备一大块香甜的大饽饽
  5. 小时候过年时,奶奶总会在家里烤几个大饽饽,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这份温暖和甜蜜。

这些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大饽饽”这种食物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