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子书的简介:
sì zǐ shū
1.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1.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 AI解释
《四子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是“四书”的统称。这四部作品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它们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观念,特别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大学》:论述了儒家的理想社会模式以及个人修养的路径。强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
- 《中庸》:探讨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中”和“和”的重要思想,主张在各种情况下寻找适当的处理方式。
- 《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社会理想。其中包含了众多关于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的重要论述。
- 《孟子》:记录了孟子与其弟子和同时代人的对话与言论,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造句
- 为了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他开始研读《四子书》,尤其是《论语》和《孟子》。
-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里的“格物致知”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教师们常常引用《中庸》中的智慧来教育学生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和谐。
- 通过学习《四子书》,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每当遇到道德困境时,他总是会想起《孟子》里的教导,并寻求其中的指导。
分词解释
四
sì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书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