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越的拼音、解释、组词
夷越的简介:
yí yuè
1.古国名。即于越。夏少康庶子的封国。 2.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
1.古国名。即于越。夏少康庶子的封国。 2.古代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
- AI解释
《夷越》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通常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汇单元出现。它源自古代中国的地理概念和文化观念,主要用来形容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或区域。这两个字在古文中经常被使用来表示对某些地区的非汉族群体的泛指,含有贬义,即“夷”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越”则特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一些部落或地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夷越”通常不再作为贬义词使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历史概念存在于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之中。在具体语境下,它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对某些少数民族或者边远地区的认知与称谓。
以下是五个含有“夷越”的造句示例:
- 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治理夷越之地的记载。
- 《史记》中提到了不少关于秦汉时期征服夷越的故事和策略。
-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夷越地区的认知与描述充满了神秘色彩。
- 这种观点认为历史上的“夷越”概念更多是对非中原地区人群的一种文化偏见。
- 现代学者在研究古代民族关系时会提到“夷越”的概念及其变化。
请注意,在现代语境中使用此类词汇时,应尽量避免带有负面或歧视性的含义。
分词解释
夷
yí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越
yuè
1 度过,超出:~过。~冬。~级。~轨。~权。~境。~位。~狱。~俎代庖。2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声音清~。3 表示程度加深:~发(更加)。~加。~快~好。4 消散:“精神劳则~”。5 失坠,坠落:陨~。“射其左。~于车下”。6 中国古民族名:百~(亦作“百粤”)。7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剧。~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