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验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英国经验派的简介:
yīng guó jīng yàn pài
16-18世纪英国经验论者的统称。主要代表有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他们都认为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泉源。有唯物和唯心之分。
16-18世纪英国经验论者的统称。主要代表有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他们都认为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泉源。有唯物和唯心之分。
- AI解释
《英国经验派》并非一个标准的词汇或术语,可能是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哲学流派或者学术领域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在这里,“英国经验派”可能指的是在17世纪至18世纪之间,以霍布斯(Thomas Hobbes)、洛克(John Locke)、贝克莱(George Berkeley)等人为代表的哲学思潮。这些思想家都强调知识是从感官经验中获得的观点,并且对后来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将其描述为:英国经验派是17-18世纪英国哲学界的一种重要流派,其主要特点在于反对唯理论(即认为理性可以独立于经验获得真实知识),主张一切认识必须以人的感官经验和实际感知为基础。他们强调个体的经验和感觉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观点。
以下是五个使用“英国经验派”概念的造句:
- 由于深受洛克的影响,他更倾向于接受英国经验派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的知识获取过程。
- 贝克莱通过他的《人类知识原理》一书成为了英国经验派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 在探讨认识论时,我们经常需要区分经验主义和唯理论,而英国经验派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视角。
- 作为17世纪的哲学家,霍布斯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盛行的经验主义思想的影响。
- 当我们讨论知识的起源问题时,理解英国经验派的核心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分词解释
英
yīng
1 花:落~缤纷。2 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俊。群~荟萃。~才。~雄。~烈。3 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精~。~华。含~咀华。4 用羽毛做的矛饰:二矛重(chǒng )~。5 同“ 瑛 ”,似玉的美石。6 指“英国”:~文。7 姓。
国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经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验
yàn
1 检查,察看:~核。~血。~尸。~光。~证。2 效果,有效果:~方。灵~。应~。效~。屡试屡~。3 证信,凭据:何以为~?
派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