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953-1009)的拼音、解释、组词

萧太后(953-1009)的简介:

xiāo tài hòu (953-1009)
辽景宗后。名绰,字燕燕,契丹人。其子耶律隆绪(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公元986年派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大败攻辽宋军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后又连年攻宋。1004年秋大举南进,她与耶律隆绪率军到澶州(今河南濮阳),遭宋军强烈抵抗,与宋真宗缔结澶渊之盟而返。

  • AI解释

词语《萧太后》的详细解释

萧太后(953年—1009年),原名萧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她是辽圣宗的皇后,后来因权势显赫,在圣宗去世后独揽朝政,执掌了大辽国长达27年的政权。

1. 政治才能

在处理国家大事时,萧太后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她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对内稳定社会秩序,对外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安全。

2. 军事智慧

萧太后的军事能力同样令人瞩目,在与宋朝的多次交战中取得了显著胜利。她善于利用敌我力量对比,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成功抵御了来自中原的压力,并且扩大了大辽在东北地区的疆域。

3. 文化贡献

萧太后对文化和教育事业也有所建树,鼓励儒学的发展,改善学校教育,推广文化知识的普及。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示例句子

  1. “萧太后的改革措施促进了辽国的强大和稳定。”
  2. “即使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萧太后依然取得了不可替代的政治地位。”
  3. “萧太后的军事胜利使大辽的版图得到了显著扩展。”
  4. “她的政治智慧让萧太后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女中豪杰。”
  5. “通过推广文化教育,萧太后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上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萧太后的成就与影响。

分词解释

xiāo

1 即“艾蒿”。2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然。~瑟。~索。~飒。~森。~骚。~疏。~条。3 〔~~〕①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4 〔~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5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