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其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似其人的简介:

wén sì qí rén
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 AI解释

文似其人》这句话出自古代中国,意指文章或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性格、修养和为人。它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个性特征。这种观点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学识水平以及人生经历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在其所创作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详细解释: 1. “文”:指文章或著作,可以理解为任何形式的文字表达。 2. “似”:在这里是相似的意思,表明作品和作者之间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3. “其人”:指的是作者本人,包括他的性格、气质等个人特征。

这句话强调了文学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它不仅存在于古代文人的创作中,在现代的各种文体中也同样适用。一个擅长写作的人往往能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读者可以从中窥见作者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点。

造句: 1. 他的散文清新脱俗,文似其人,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灵魂。 2. 小说中的主人公性格复杂多变,这也反映在了作者的笔下,文似其人的说法不假。 3. 这篇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文如其人,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密的思维能力。 4. 他喜欢用细腻的文字描绘生活的小美好,这种细腻也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上,文似其人说得真好。 5. 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读来如同作者本人跃然纸上一般真实,体现了“文似其人”的观点。

以上造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文似其人》这一概念的应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sì,shì

1 相类,像:相(xiāng )~。类~。~是而非。2 好像,表示不确定:~乎。~应如此。3 表示比较,有超过的意思:一个高~一个。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