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瞎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熊瞎子的简介:
xióng xiā zǐ
1.方言。指熊。
1.方言。指熊。
- AI解释
词语“熊瞎子”通常指的是黑熊、棕熊等大型熊科动物,它们因某些部位被用作药材而在中国部分地区常被称为“熊瞎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使用,有时它用于形容一些行为愚蠢或笨拙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熊瞎子”一词在中文里含有贬义色彩,用来指代人时可能带有负面含义。
详细解释
- 动物学意义:“熊瞎子”通常指的是黑熊(Ursus thibetanus),它们是中国的一种珍稀保护动物。
- 文化与社会意义:这个词有时被用作对人的贬称,形容那些行为愚蠢、笨手笨脚的人。
造句
- 村民们为了获取熊瞎子的珍贵部位而非法狩猎,但这种行为是违法且残忍的。
- 小明做事总是熊瞎子一样,让人哭笑不得。
- 这个项目的进展就像熊瞎子上树——毫无头绪,乱成一团。
- 熊瞎子虽然外表凶猛,但实际上性格温和,常受到保护。
- 在山林间迷路的小孩被好心的村民救了下来,他真是个熊瞎子,连基本的安全知识都不懂。
请注意,在使用“熊瞎子”这个词来描述人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情感或认知上的误解。
分词解释
熊
xióng
1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即“黑熊”)。~掌。~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胆(熊的胆,可入药)。~包(喻无能的人,废物)。2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3 姓。
瞎
xiā
1 眼睛看不见东西:~子。黑灯~火。2 胡,乱,没来由:~忙。~话。~吹。~聊。一堆~线团。3 炮弹打出去不爆炸:~炮。~火。4 农作物子粒不饱满:~穗。~高粱。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