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的拼音、解释、组词

让德的简介:

ràng dé
1.逊让于有德之人。语本《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蔡沈集传﹕"让于有德之人也。" 2.将自己的德行归功于他人。 3.谦让的品德。

  • AI解释

关于“让德”这个词,需要注意的是,“让德”并不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常见或正式使用的一个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产生的词或者是某个特殊情境中的简称或是某种特定含义的表达方式。“让德”通常可以拆解为两个字:“让”与“德”。其中:

  • “让”:有谦让、退让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转让、出让等。
  • “德”:主要指道德品质、品德或德行。

如果结合这两个词来看,“让德”可能被赋予一种在谦逊和自我牺牲的基础上体现的高尚人格特质的含义。这样的解释更倾向于文学或者哲学层面的理解。

造句

  1. 这位让德使者不仅以自己的言行传播了这种精神,还帮助更多的人理解了如何在生活中实现真正的谦让与道德。
  2. 在团队合作中,展现让德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团队内部和谐共进、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
  3. 他总是把荣誉让给同事,这种让德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敬佩。
  4. 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她深刻体验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让德精神。
  5. 在家庭生活中实践让德原则,不仅能让双方关系更加融洽,还能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若“让德”是特定语境或文化中的术语,请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ràng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 请:~茶。3 许,使: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 闪避:~开。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 古同“攘”,侵夺。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