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柴桑令的简介:

chái sāng lìng
1.指东晋末隐寓庐山西林寺的刘遗民。因其曾为柴桑令,故称。

  • AI解释

《柴桑令》通常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文学或历史术语,但从其构成来看,“柴桑”指的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旧称,而“令”在古代常被用来指代县令或者地方行政长官。因此,《柴桑令》可能是指在柴桑地区担任地方行政职务的人。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历史上,柴桑曾是东晋时期的一处重要城镇,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
  2. 人物角色:“令”字表明这里的“柴桑令”指的是治理或管理柴桑地区的行政官员,通常负责当地的政务、治安和社会事务等。

造句

  1. 据传,柴桑令为了改善民生,亲自下田劳作,与农民同甘共苦。
  2.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百姓都寄希望于能有一个贤明的柴桑令来维护地方安宁。
  3. 柴桑令通过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等方式,使这个地区逐渐富饶起来。
  4. 由于上任不久便遭贬职,这位年轻的柴桑令只能在乡野间黯然神伤。
  5.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柴桑令,但他的公平执法和清廉自律却在当地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分词解释

chái

1 烧火用的草木:~草。~火。~门。火~。木~。2 烧柴祭天:“~于上帝”。3 瘦,不松软:~鸡。~心。4 姓。

sāng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2 姓。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