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衰三竭的拼音、解释、组词

再衰三竭的简介:

zài shuāi sān jié
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形容力量衰竭耗尽,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巧艺部˙围棋引晋˙蔡洪˙围棋赋:再衰三竭,锐气已朽,登轼望辙,其乱可取也。

1. 语本《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形容力量衰竭耗尽,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艺文类聚.卷七四.巧艺部.围棋》引晋.蔡洪〈围棋赋〉:「再衰三竭,锐气已朽,登轼望辙,其乱可取也。」

再衰三竭》这个成语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是“及其衰也,血气懈惰,力不能举其身,其才亦已竭矣。若习之而不尽用,则再衰三竭,其势必无以待敌。”这句中的“再衰三竭”是指在战争中,当士兵们经历了一次战斗的失败和两次战斗的力量消耗之后,他们的斗志已经衰减到了极点,第三次战斗时士气更加低落,体力也几乎耗尽。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连续多次失败或努力后,人的心态、体力都会严重下降,很难再有所作为。

详细解释

  • 再衰:第一次战斗之后的失败和士气低下。
  • 三竭:第二次战斗后的士气更加低落及完全耗尽。

这四个字合起来表示在经历多次挫败或疲惫后,精神、体力都达到极限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连续遭遇挫折之后,再难振作的情况。

造句

  1. 经过连续几天的加班工作,他已经到了再衰三竭的地步,整个人显得没有力气。
  2. 在经历了一连串失败后,团队的士气已经再衰三竭,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和调整状态。
  3. 这次项目的进展似乎遇到了瓶颈,项目组成员的状态也逐渐再衰三竭,急需新的动力注入。
  4. 面对连续几次的商业失利,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感到自己的士气已经达到了再衰三竭的地步。
  5. 他在体育比赛中连输两场后,体能和精神都已经到了再衰三竭的状态,很难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

分词解释

zài

1 两次;第二次:~次。一而~,~而三。2 重复;继续:良辰难~。青春不~。3 副词。(①表示又一次:~接~厉。一错~错。②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多指未然:明天~来。雨不会~下。③用在两个动词之间,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做完作业~去玩。④更,更加:~好没有了。⑤表示加外有所补充:~则。)

shuāi,cuī

1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微。~弱。~老。盛(shèng )~。兴(xīng )~。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jié

1 尽,用尽:~诚。~尽。~力。~泽而渔。枯~。衰~。声嘶力~。用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