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植树节的简介:
zhí shù jié
1.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又把植树节改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又把植树节改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国父孙中山于北平逝世,政府为纪念国父孙中山,并恪遵其植树造林的遗教,定每年此日为「植树节」。
《植树节》是指一个特定的日子,通常在每年春季,旨在鼓励人们参与植树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这个节日通过一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人们对绿色植被重要性的理解,并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详细解释:
- 目的:通过组织植树造林等活动来提升环保意识。
- 时间:不同国家或地区会根据气候特点选择不同的日期作为植树节,中国定于每年3月12日。
- 意义:种植树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植树活动也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鼓励人们参与环保实践。
造句:
- 每年的植树节都吸引了大量市民积极参与到绿化城市的行动中来。
- 在植树节这一天,我们学校组织了学生去郊区进行义务植树。
-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今年的植树节我决定在家里阳台种植一些花草。
- 小区居委会计划在即将到来的植树节期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植树活动。
- 李明和他所在的公司决定,在这个植树节,他们要一起种下一百棵树苗来保护环境。
这些造句反映了人们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植树节的意义与价值。
分词解释
植
zhí
1 栽种:种~。培~。栽~。~树。2 树立:~立。~志(立志)。3 戮住,竖起:~耳。4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物。~被。~保。5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巡功。”
树
shù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2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3 立,建立:~立。~敌。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5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