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一三事件的简介:

jiǔ yī sān shì jiàn
1970年林彪反革命集团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策划“抢班夺权”阴谋败露后,便制订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阴谋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谋害毛泽东,夺取全国政权。阴谋计划破产后,1971年9月13日,林彪、叶群、林立果等乘飞机外逃,叛党叛国,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宣告了林彪集团的覆灭。这一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 AI解释

九一三事件》,又称毛泽东“九·一三”空难,是指1971年9月13日发生的中国政治事件。该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有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政治事件。此事件发生于1971年9月13日,即当时由林彪领导的“九一三”叛逃小组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

详细解释

  1. 背景:林彪作为毛泽东的主要继承人之一,在文革期间逐渐失去毛泽东的信任。1970年代初,林彪开始谋划夺取最高权力,并策划了一系列暗杀行动以清除政敌。
  2. 事件经过:1971年8月下旬至9月初,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策略。林彪得知此事后,急于逃脱并采取了叛逃行动。
  3. 坠机原因和结果: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地区,林彪及其党羽乘坐的飞机因不明原因坠毁,造成了机上所有人员死亡。这一事件导致了对林彪反革命集团进行彻底清算,并最终粉碎了他们的篡权阴谋。

造句

  1. 小华对九一三事件很感兴趣,经常查阅相关历史书籍。
  2. 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现代史时提到了九一三事件的重要意义。
  3. 纪念馆里展出的关于九一三事件的图片和文献让参观者深感震撼。
  4. 为了更好地理解九一三事件,我花了几天时间研究相关的历史资料。
  5. 家里的长辈常常回忆起那个时代的故事,其中包括对九一三事件的讨论。

分词解释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jiàn

1 量词,用于个体事物:一~事。2 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零~儿。案~。3 不平常的大事情:事~。4 文书证明之类:文~。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