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的拼音、解释、组词

二十四的简介:

èr shí sì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又称"二十四气",因以"二十四"作为"气"的歇后语。气,生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歇后语)生气。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故称生气为「二十四」。《金瓶梅》第五三回:「怎么悄悄的关上门?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

二十四”是一个数字,表示阿拉伯数字中的24。在中文中,它常用于不同的语境和场合,下面是对它的详细解释,并附上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数字24。
  •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 在中国古代历法中,“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些节气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对气候和农事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包括了从《史记》到《明史》的历史书籍。

造句

  1. 天气预报:今年春节,北京的气温会达到二十四度,是近十年来同期最温暖的一次。
  2. 文学创作:“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笔下的扬州景致令人向往。
  3. 电影/电视剧评分:这部科幻片获得了二十四分(满分五十分)的好评,被观众誉为今年最值得一看的影片之一。
  4. 音乐制作:这首歌曲的主旋律在二十四小节后出现了第一次高潮,让整首歌的结构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5. 体育竞赛: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以二十四秒的成绩打破了记录。

以上例子涵盖了天气、文学、电影/电视剧、音乐制作及体育竞赛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二十四”这一数字在生活中多样化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