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烧香的拼音、解释、组词
磕头烧香的简介:
kē tóu shāo xiāng
比喻求人说好话。
比喻求人说好话。
- AI解释
《磕头烧香》是汉语中一个描述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活动的词汇,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特定节日或庆典、祭祀时进行的一种传统的敬神仪式。其中“磕头”指的是下跪行礼,表示对神灵或者祖先的高度尊敬;“烧香”则是指点燃香火以示虔诚,这两种行为往往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出祈福、求安的美好愿望。
在古代及一些传统习俗中,“磕头烧香”是中国人对于宗教和文化信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不过,在现代生活中,这样的习俗已经有所变化,更多时候它被作为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用于节庆日、家庭聚会或其他社交场合。
以下是五个使用“磕头烧香”的造句例子:
- 去年春节期间,李家一家人都会去寺庙磕头烧香祈福。
- 在传统节日里,老张常常带着家人一起去庙里磕头烧香,以示对祖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祝愿。
- 小镇上的居民们每年都会聚在一起进行传统的祭祀活动,通过磕头烧香表达他们的心声。
- 虽然现代人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参与这样的宗教仪式了,但在某些特殊场合,有些人依然会选择磕头烧香以寄托深情或祈求好运。
- 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每逢重要节日或庆典,村民们都会组织集体活动进行磕头烧香等传统习俗。
分词解释
磕
kē
1 碰在硬东西上:头~破了。~~碰碰(喻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小冲突)。~头碰脑。~头(亦作“叩头”)。2 把东西向较硬处碰使附着物掉下来:~打。~烟袋锅儿。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烧
shāo
1 使东西着火:焚~。燃~。~灼。~毁。2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水。~饭。~砖。~焊。~蓝。~料。3 一种烹饪方法:~茄子。~鸡。4 体温增高:发~。退~。5 经烘烤制成的饼:~饼。火~。6 一种烈性白酒:~酒。高粱~。7 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
香
xiāng
1 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2 舒服:睡得~。3 味道好:这鱼做得真~。4 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得很。5 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灵猫~。龙涎~。檀~。沉~。6 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闺。~艳。7 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火。烧~拜佛。~炉。~烛。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