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费逵(1886-1941)的拼音、解释、组词
陆费逵(1886-1941)的简介:
lù/liù fèi kuí (1886-1941)
出版家。字伯鸿,浙江桐乡人。早年在武汉开设新学界书店,后任《楚报》主笔。1906年到上海任职于文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1912年创办中华书局。著有《世界教育状况》、《教育文存》等。
出版家。字伯鸿,浙江桐乡人。早年在武汉开设新学界书店,后任《楚报》主笔。1906年到上海任职于文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1912年创办中华书局。著有《世界教育状况》、《教育文存》等。
- AI解释
陆费逵(1886年2月7日—1941年10月30日),原名锦琪,字幼樵。他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重要先驱之一、中国白话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推行者。在清末民初时期,他投身于教育与文化改革,参与创办和主编了《东方杂志》等刊物,并且致力于推广白话文运动,在1920年提出了著名的“国语”二字。
陆费逵还参与推动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普及,对中国的现代文字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著的《中华民国国语教科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造句:
- 陆费逵倡导的白话文运动对于中国语言文化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在那个时代,许多有识之士如陆费逵等人共同推动了文化革新。
- 研究陆费逵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中国教育与社会改革的情况。
- 我们应该学习像陆费逵这样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
- 为了纪念他对国语发展做出的贡献,每年都有学者研究他的生平及其著作。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