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唆是非的拼音、解释、组词

挑唆是非的简介:

tiǎo suō shì fēi
挑唆:挑逗,引动。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 AI解释

词语解析

挑唆是非:指故意引诱别人发生争执或冲突,制造不和。这个词中的“挑”是指挑逗、引出;“唆”是怂恿、劝说的意思。“是非”则特指错误或不正确的事情。总的来说,“挑唆是非”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使他人间产生矛盾,破坏和谐关系。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利用对方之间的误会、利益纠葛等敏感因素,通过言语或行动促使双方发生冲突或辩论,从而达到某种目的,如获得个人利益或者看到争斗的乐趣。在人际交往中,这种做法往往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纷争和损失。

造句

  1. 李明总是喜欢挑唆别人之间的矛盾,搞得大家都很不开心。
  2. 王老师告诫学生不要去挑唆是非,破坏同学间的友谊。
  3. 领导批评小张故意挑拨同事关系,影响了团队合作效率。
  4.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避免挑唆孩子之间的争执,保持和谐氛围。
  5. 会议结束后,他竟然还去挑唆项目经理和销售经理的矛盾,真是让人头疼。

这些句子从不同的场景展示了“挑唆是非”的具体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分词解释

tiāo,tiǎo

1 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土。~夫(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2 挑的东西:~担。3 挖取:~荠菜。4 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一~儿白菜。5 选,拣:~选。~拣。~剔。~肥拣瘦。6 古同“佻”,佻达。

suō

挑动别人去做坏事:~使。教(jiào )~。调(tiáo)~。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