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大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奉天大鼓的简介:
fèng tiān dà/dài/tài gǔ
1. 起源于沈阳(奉天)的一种东北鼓书艺术。
1. 起源于沈阳(奉天)的一种东北鼓书艺术。
- AI解释
《奉天大鼓》是一种流行于中国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省沈阳市等地的传统曲艺形式。它起源于民间说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历史:奉天是清朝末年对沈阳的一个称呼,因此“奉天大鼓”这一名称反映了其形成于这个地区的历史背景。
- 表现形式:表演者通常独自一人上台,手持小板鼓或大钹等乐器进行伴奏。表演内容广泛,包括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时政新闻等等。
- 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流畅动听;表演风格生动活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造句
- 每到周末晚上,沈阳市内的奉天大鼓剧场总是座无虚席,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前来观看。
- 在这次文化节上,我们有幸聆听到了一位老艺人的奉天大鼓表演,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 小李从小就迷恋于奉天大鼓艺术,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练习说唱和打击乐技巧。
- 这场奉天大鼓演出结束后,在座的观众纷纷起立鼓掌表示赞赏,掌声经久不息。
-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已经将奉天大鼓列为重要保护项目之一。
分词解释
奉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天
tiān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气。~冷。4 季节,时节:冬~。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鼓
gǔ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