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大揽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包大揽的简介:

dà bāo dà lǎn
把事情全部包下来。也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

  • AI解释

词语详解

大包大揽 是一个汉语成语,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伦理和工作态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处理事务时,不加区分地承担过多的责任,甚至代替别人去做本应由对方负责的事情。这种行为虽然有时出于好意,但由于超出了一定的合理范围,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或者矛盾。

词义分解: - 大包: 比喻全面、彻底。 - 大揽: 指广泛地承担或负责。 - 整体表达: 在面对某项任务或事务时,不分轻重缓急地全部承担下来,甚至代替他人处理事务。

造句

  1. 在这次公司项目中,小明因为自己主动提出要全面接手所有工作而被同事们戏称为“大包大揽”的代名词。
  2. 社区活动中,张阿姨总是习惯于一个人承担起所有的安排和组织工作,大家都说她是“大包大揽”型人物。
  3. 对于新来的员工小王,经理建议他先逐步学习和适应公司的工作流程,不要一开始就采取“大包大揽”的方式。
  4. 小李在朋友的婚礼筹备中主动承担了所有的策划工作,朋友们私下里称她为“万事通”、“大包大揽”的能手。
  5. 在团队协作过程中,小张提醒大家要明确分工、合作,不要让某些成员总是陷入“大包大揽”的困境。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成语的用法和语境,还反映了在实际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大包大揽”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正面与负面效果。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lǎn

1 把持:~持。独~大权。2 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包~。招~。承~。~客。~活儿。3 搂,捆:把孩子~在怀里。4 取:~秀。~胜。摘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