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外化的简介:

wài huà/huā
1.谓外表变化。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外化(wà huà): 1. 定义:指从内部转移到外部,使内在的思想、情感、状态或行为等通过一定的形式或途径表现出来。 2. 语境:既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表达,也可以用在更广泛的领域,如社会现象的展现、文化理念的传播、物质形态的转化等方面。

造句

  1. 他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外化成了一本详细的管理手册。
  2. 这首歌不仅唱出了她心中的情感,还成功地将这份情感外化给了听众。
  3. 企业文化通过各种活动和制度得到了很好的外化
  4. 在这次活动中,志愿者们将爱心和热情外化成了实际行动,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5. 每一次的公开演讲都是他把内心深处的想法外化给大众的机会。

这些句子展示了“外化”一词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