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回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猛回头的简介:
měng huí tóu/tou
书名。清末陈天华著。1903年初刊于日本东京。作者以通俗的文字,写出民族危机和亡国沉痛,号召驱除外国侵略者,推翻清政府,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此书在当时影响很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书名。清末陈天华著。1903年初刊于日本东京。作者以通俗的文字,写出民族危机和亡国沉痛,号召驱除外国侵略者,推翻清政府,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此书在当时影响很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 AI解释
《猛回头》,这个词并非一个固定存在的成语或俗语,而是出自于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陈天华所著的一篇文学作品——《猛回头·警世钟》。这是一部著名的宣传民族民主思想的文章,首次发表于1903年,通过激昂的文风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呼吁人民觉醒,共同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详细解释
- 猛回头:在文中,“猛回头”比喻的是读者或人民从麻木、沉睡中突然惊醒,意识到国家面临的危机与民族的苦难。这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和警醒。
- 背景:“猛回头”是陈天华先生在表达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以及唤醒民众觉醒的决心。
造句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猛回头》这篇文章如一声惊雷,让人不得不猛回头审视中国的命运。
- 听了这位演讲者的激昂话语后,大家都猛回头,意识到国家的未来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努力。
- 面对当前全球化的挑战,我们需要猛回头思考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定位和对策。
- 《猛回头》这篇文章让多少仁人志士觉醒,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猛回头审视自己的行为与选择是否符合长远利益。
这些造句不仅强调了“猛回头”作为一种思想或行动方式的重要性,也展示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猛
měng
1 气势大,力量大:~将。~士。~烈。勇~。2 忽然,突然:~然。~省(xǐng )(亦作“猛醒”)。~可(突然,陡然)。~不防。3 严厉:宽以济~。4 凶暴:苛政~于虎。~禽。~兽。~戾。~悍。5 古哺乳动物,长毛的象:~犸。
回
huí
1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2 掉转:~首(回头看)。~顾。~眸。~暧。妙手~春。3 曲折,环绕,旋转:~旋。~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4 答复,答报:~信。~话。~绝。5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6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分解。7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族。~教(中国称伊斯兰教)。8 姓。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