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地萨怛嚩的拼音、解释、组词
冒地萨怛嚩的简介:
mào/mò dì/de sà dá pó
1.梵语Bodhisattva的译音。或译为"菩提萨埵"。即菩萨。
1.梵语Bodhisattva的译音。或译为"菩提萨埵"。即菩萨。
- AI解释
词语“冒地萨怛嚩”并不是汉语中常见且有明确含义的一个词汇。根据常见的语言学资料和数据库,这一词语并不直接对应于任何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或古语。可能有误解或者是在特定文献、文化背景下的专用术语或者是输入错误。因此,在提供解释之前,我将假设这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是宗教文献中提到的特殊名词。
若这是梵文或者某种古代语言中的词汇,“冒地萨怛嚩”可能是音译自“Uddyamavata”,但这需要进一步确认。在佛教经典或相关文献中,可能会有关于这一词语的具体解释和用法。
对于此类不常见词汇,一般情况下会提供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 原文字面意义:如果是梵文或其他古语言,可以尝试分析其组成部分并给出可能的字义。 2. 历史背景与语境:探讨该词汇在特定文化或宗教背景下的含义和用途。 3. 用法举例:提供几个使用此词语的例子以帮助理解其在文献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冒地萨怛嚩”没有明确的信息,下面我将基于假设的解释进行描述,并尝试提供一些示例句子。
示例解释(假设)
如果假定这是梵文或者类似的语言中的一个术语,“冒地萨怛嚩”可能与某种特定的行为、原则或概念相关。比如,在佛教中,某些行为准则或修行方法可能会有特别的名字,用来指代特定的状态或过程。但具体的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造句(假设使用)
- “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达到冒地萨怛嚩的境界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体验。”
-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修行,他终于体会到了冒地萨怛嚩带来的内心平和。”
- “冒地萨怛嚩不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修行的目标。”
- “许多修行者都在寻找通往冒地萨怛嚩的道路。”
- “冒地萨怛嚩是所有佛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
请注意,这些句子仅基于假设,并未依据任何真实文献或语言学资料编写。如需更准确的信息,请提供正确的词语来源或其他上下文细节。
分词解释
冒
mào,mò
1 向外透或往上升:~烟(❶烟往上升;❷发怒)。~汗。~尖。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雨。~险。~死。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失。~昧。~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牌。~充。~名顶替。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之”。6 贪污:“贪于饮食,~于货贿”。7 古同“帽”。8 古同“瑁”,玳瑁。9 姓。
地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
萨
sà
1 〔菩~〕见“菩”。2 〔~满〕跳神作法的男巫。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