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陔的拼音、解释、组词

兰陔的简介:

lán gāi
1.《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晋束晳承此旨而作《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孝子养亲之意。唐.刘禹锡〈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诗:「兰陔行可采,莲府犹回瞪。」

兰陔》这个词汇并非常见的汉语词组或固定搭配,可能是一个误写或者特定语境下的表达。不过,“兰”和“陔”分别在古文中都有各自的含义。“兰”通常指兰花,象征高洁、清雅;“陔”多见于古代典籍中,如《诗经·小雅·蓼莪》有云:“昔者先王配天,致孝于鬼神。活养四海,周流万邦……予小子勉之!尔侯百司,敬修尔事,兰陔攸宜。”这里的“陔”是分条理、分别的意思,“兰陔”可能被引申为比喻君子的美德或家族的教诲。

基于此理解,我们可以尝试将《兰陔》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

  1. 意义:兰花般的高洁品性与家族传承的美德。
  2. 造句:
  3. 父亲在家中以身作则,以兰花般的高洁品性和家族传统(《兰陔》)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4. 教育孩子要像《兰陔》一样,既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也要继承和发扬家风家教。
  5. 他的行为如同《兰陔》,既展现了个人的高雅品质,又传递了家族的文化精神。
  6. 这次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他所秉承的《兰陔》,即传承家训、以德报怨的精神。
  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兰陔》更应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兰陔”并非一个固定词语,上述解释为根据其字面含义进行的一种理解和演绎。实际使用时需要考虑具体语境和个人理解。

分词解释

lán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