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产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产的简介:

mín chǎn
1.百姓的田产。

  • AI解释

民产》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相对较少,它的含义和用法主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或某些行业术语中出现。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民”指的是人民或者民间,“产”通常指生产、产业或产物。因此,《民产》可以理解为“民间的产业”或“民众生产的物品”。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并没有固定和广泛接受的意义定义。

详细解释

在更广泛的语境下,“民产”可能指的是由民间组织、个人或者集体所有并参与经营的生产资料或产品。这种概念更多地出现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历史研究、地方经济史的研究领域或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讨论中。它与“公有”、“私有”等产权概念相对应。

造句

  1.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鼓励农民集体经营土地和农产,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民产
  2. 历史学者研究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特别关注农民如何从个体小规模耕作向集体组织民产过渡的过程。
  3. 在一些地方志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民产发展情况,包括手工制品、传统工艺品等。
  4.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政府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各类产业项目,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来源和发展民产经济。
  5. 民间手艺人通过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不断创造新的民产形式,丰富了地方文化特色。

以上是基于对“民产”一词的理解提供的造句示例。由于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少且较为特定,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正确理解和使用。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chǎn

1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2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3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4 生出,出现:~生。出~。~地。5 财物:财~。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