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目的拼音、解释、组词

案目的简介:

àn mù
1.定睛注视。 2.旧时称剧场中招待顾客的人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称剧场中招待观众及带领找寻座位的人员。

《案目》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用来标示卷册或章节内容的主要纲要。在古籍中,《案目》通常指的是书籍每一章或每一个专题的核心主题或主要内容提要。“案”有调查、审问之意,“目”则表示条目、项目。因此,《案目》可以理解为对某一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查阅。

造句示例:

  1. 在《史记》中,每一篇都有详细的案目,使得读者能够快速把握各篇的主要内容。
  2. 编纂家谱时,家族成员会根据每个分支的情况编写相应的案目,用以记录和整理家族的历史资料。
  3. 学术论文的开头通常会有明确的案目或摘要介绍研究背景与目的、方法及预期成果,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
  4. 司法档案中,每份卷宗前都有详细的案目记载案件的基本信息,包括涉案人、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事实等。
  5. 教科书中每章的开头往往会设置明确的案目或目录,帮助学生了解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重点。

这些句子展示了《案目》在不同领域的使用情况及其重要性。通过这种结构形式,读者可以更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也便于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复杂内容。

分词解释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