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排的拼音、解释、组词

竹排的简介:

zhú pái/pǎi
1.竹筏。

  • AI解释

《竹排》是一种传统水上交通工具,主要由多根竹子捆绑或编织而成。它轻便、易于制作且成本低廉,常用于江河湖泊等水域进行短途运输货物和人员。竹排在古代及近代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尤为常见,因其适应性广,在没有其他交通工具的偏远河流区域尤其有用。

造句: 1. 村民们利用当地的竹子制作了几个结实的竹排,方便渡河。 2. 在这次水上探险活动中,他们使用自制的竹排来体验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 3. 随着现代交通设施的发展,传统竹排在实际应用中的机会逐渐减少。 4. 尽管时代变迁,但竹排仍然是当地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被作为传统工艺品保存下来。 5. 学校组织了一次教育旅行活动,让学生们亲手制作竹排,学习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pái,pǎi

1 除去,推开:~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2 摆成行列:~列。~队。~字。~印。~笔。~场。3 排成的行列:~头。前~。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5 练习演戏:~戏。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竹~。~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