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隶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隶的简介:

xíng/háng lì/dài
1.带有隶书笔意的行书。

  • AI解释

词语“行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可能是因为它是一个较少使用的古代术语。根据文献资料和相关记载,“行隶”通常指的是临时性、短期性的奴隶或被雇佣的人,他们不是长期固定地归属于某个主人,而是按照任务需求进行雇佣。

详细解释

  1. 含义:“行隶”中的“行”可以理解为行为的执行或者暂时使用的意思;而“隶”则是指奴隶或者仆役。结合在一起,“行隶”多用来描述那些被临时雇用、完成特定任务后即可解散或离开的人。
  2. 历史背景:这一词汇更多地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在汉代及以后的历史和法律文献中较为常见。在古代社会,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雇佣这些“行隶”,以帮助处理一些短期工作或是紧急情况。

造句

  1. “由于仓库急需清点货物,他临时招募了一批行隶来协助完成这个任务。”
  2. “这次建筑工地人手不够,老板便请来了几个行隶帮忙搬运材料。”
  3. “古代战争时期,军队为了快速补充劳力,往往会从民间征召一批行隶作为短期雇工使用。”
  4. “在古代的官署中,为了应对临时的任务或事务,有时会雇佣一些行隶来完成相关工作。”
  5. “随着季节性的农业活动开始,农民们会选择雇佣一些行隶帮助他们耕种和收割农作物。”

需要注意的是,“行隶”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是基于古代文献的理解和推测。在实际交流中遇到这个词时,请注意它可能存在的特定历史背景或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lì,dài

1 附属,属于:~属。配~(从属)。直~中央。2 封建时代的衙役:~卒。皂~。徒~。3 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仆。4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书。~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