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1236-1279)的拼音、解释、组词
陆秀夫(1236-1279)的简介:
lù/liù xiù fū/fú (1236-1279)
南宋大臣。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进士出身。初为名将李庭芝幕僚。后为礼部侍郎。临安(今浙江杭州)陷落后,他退至温州,不久在福州拥赵昰为帝,继续抗元。赵昰死,又和张世杰等立赵昺为帝,自任左丞相,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坚持抵抗。厓山被攻破,他背负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
南宋大臣。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进士出身。初为名将李庭芝幕僚。后为礼部侍郎。临安(今浙江杭州)陷落后,他退至温州,不久在福州拥赵昰为帝,继续抗元。赵昰死,又和张世杰等立赵昺为帝,自任左丞相,在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坚持抵抗。厓山被攻破,他背负小皇帝赵昺跳海而死。
- AI解释
陆秀夫(1236年—1279年),是中国南宋末年的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他的一生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宋朝灭亡直接相关,因其忠诚和牺牲精神而被后世所敬仰。
详细解释: - 背景与出身:陆秀夫出生于中国广东普宁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 - 仕途生涯:他初入仕途,曾担任多职,包括参知政事等重要职务。他的才能和正直赢得了同僚的尊敬,并且在军事、财政等方面表现出色。 - 忠诚与牺牲:1279年,元军攻占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宋帝赵昺逃至崖山。陆秀夫一直伴随皇帝左右,在南宋覆灭之际,面对即将落入敌人手中的赵昺,他毅然背负起天子自沉海中以保全其遗体,并与众人一同殉国,体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 历史评价:他被后世誉为忠臣典范,不仅因为他个人的道德品质,还因为他所代表的精神——在危难时刻舍生取义、维护尊严。
造句:
- 陆秀夫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辉,激励了无数后来者。
- 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八百多年,但他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 像陆秀夫这样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也教会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责任感。
-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像陆秀夫那样,不屈不挠、以国家为重。
-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学习陆秀夫的精神,时刻准备为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分词解释
陆
lù,liù
1 高出水面的土地:~地。大~。2 随从的样子:~~续续。3 跳跃:“……翘足而~,此马之真性也”。4 〔~离〕①色彩繁杂,如“斑驳~~”;②长(cháng),如“带长铗之~~兮,冠切云之崔嵬”。5 姓。
秀
xiù
1 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穗。~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2 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异。~才。优~。后起之~。3 美丽而不俗气:~丽。~劲。~俊。~拔(秀丽而挺拔)。清~。~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4 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喻不成材或没出息)。5 茂盛:佳木~而繁荫。
夫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