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旗,作虎皮的拼音、解释、组词
拉大旗,作虎皮的简介:
lā/lá dà/dài/tài qí,zuò hǔ pí
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 AI解释
《拉大旗,作虎皮》这是一句中国俗语,用来形容某些人在没有实际力量或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借用有名望、有声势的人或事来为自己撑腰或掩饰错误的做法。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利用别人的名声或者权力,就像借用了老虎的皮一样,以此增加自己的气势或掩盖自己的弱点。
详细解释
- 拉大旗:这里的“大旗”通常比喻某种影响力、声势或者有名望的人物或事物。
- 作虎皮:“虎皮”则是用来比喻借用别人的力量或声望来掩饰自己行为的不足之处,就像真的披上老虎的皮一样。
简单来说,这句话揭示了一种不实、借势欺人的行为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做法往往被看作是缺乏诚意和真诚的一种表现形式。
造句
- 小张这次竞选失败了,他拉大旗作虎皮,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同事。
- 领导会场上批评他时,他总是拉大旗作虎皮,试图转移话题或找借口。
- 这个项目的成功并不完全归功于我们团队,也因为有几位行业内的知名人士为我们背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说起来也是拉大旗作虎皮的一种方式。
- 某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常常会请一些所谓的“明星”来站台,其实明星们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才出现一下,这种做法就是在拉大旗作虎皮。
- 他借着公司的名字和影响力,私下做了一些违背公司原则的事情。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拉大旗作虎皮的行为。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在使用过程中,“拉大旗,作虎皮”这一短语可以用来描述多种不诚实、虚张声势的情况。
分词解释
拉
lā,lá
1 牵,扯,拽:~车。~网。~下马(喻使某人下台)。2 用车载运:~货。3 使延长:~延。~伸。4 排泄粪便:~屎。5 联络:~拢。~帮结伙。6 摧折:摧枯~朽。7 带领转移:把部队~出去。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小提琴。9 抚养子女:~扯。10 帮助:他有困难,~他一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旗
qí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作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虎
hǔ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皮
pí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