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砣的拼音、解释、组词

夯砣的简介:

hāng/bèn tuó
夯接触地面的部分,用石头或金属做成。

  • AI解释

夯砣》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主要出现在一些特定的专业术语或历史文献中。它是指用于古代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工具,是一种用来进行夯实工作的重要器具。通常由一块重石制成,底部有穿孔以便插入木桩或者铁棒来增加重量,并通过人力提起后落下,利用自身的重量来进行地面的压实作业。

详细解释:

  • :是指用重物反复敲击地面以使土壤更加密实的一种施工方法。
  • :在此处指的就是用于实施上述“夯”动作的具体工具。它通常是一个比较沉重的物体,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或是其他形式,其重量和大小决定了夯击的力量。

造句:

  1. 在古代的建筑工地上,匠人们手持着各式各样的夯砣,通过不断重复的敲打动作来确保地基的稳固。
  2. 这个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夯砣遗物,它们是研究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3. 尽管现代建筑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仍然会使用夯砣进行修复工作,以恢复古迹原有的面貌。
  4. 古代的夯砣虽然沉重难握,但其独特的设计却有效地解决了古代建筑面临的地基问题。
  5. 在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工艺时,老师特别提到了夯砣的重要性,并让同学们亲自体验了使用夯砣的过程。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夯砣”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同时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hāng,bèn

1 砸地基用的工具:木~。蛤蟆~。打~。2 用夯砸:~土。~实。3 方言,用力打:拿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