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多故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家多故的简介:

guó jiā duō gù
故:变故,事故。国家总出现重大变故。

  • AI解释

词语解析

国家多故:这是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遭遇了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或社会方面的复杂问题和挑战。"多故"的意思是"多变难安"、"动荡不安"或者"多灾多难",用来描述一种社会或政治环境的不稳定状态。

造句

  1. 近代中国的国家多故时期: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了无数内忧外患。甲午海战的失败和随后签订《马关条约》,无疑使那个时代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2. 在那个国家多故的时代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投身于救亡图存的运动之中,希望为这个饱受磨难的国家寻找一条复兴的道路。
  3. 国家多故时期的社会变革:面对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的双重挑战,不少进步人士开始探索新的思想理论,希望通过改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转型。
  4. 国家多故时期的人民生活:动荡的政局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饥饿、疾病等问题愈发严重。
  5. 历史学家对国家多故时期的反思与研究: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究那些年代里复杂的历史背景及其背后的政治、社会动因,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并为今日提供参考。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理解“国家多故”这一成语所描述的社会和历史情境。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1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2 原因:缘~。原~。3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6 死亡(指人):~去。病~。7 所以,因此:~此。~而。8 古同“顾”,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