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证物的简介:

zhèng wù
1.指能证明有关事实的物品。

  • AI解释

证物》一词在法律和司法程序中有着特定的含义。通常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犯罪嫌疑或犯罪行为的各种物品或者文件。

详细解释:

  1. 定义证物指的是那些可以作为证据来支持或反驳某一方论点的物品或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实物、书信、照片、电子数据等。
  2. 作用:在司法程序中,证物能够帮助法官和陪审团了解案件事实,从而作出公正的判决。
  3. 分类
  4. 实体物证:如凶器、痕迹、衣物等直接关联案件的事实物品;
  5. 文件物证:包括书信、邮件、电子邮件等可能包含信息的文件;
  6. 电子数据:比如手机短信、电脑硬盘中的资料等。

造句:

  1. 在这起抢劫案中,警方找到了一把指纹匹配嫌疑人的匕首作为重要证物
  2. 警方在犯罪现场发现了嫌疑人遗弃的手机,里面存储着大量作案证据,成为了关键证物
  3. 尽管被告否认所有指控,但法庭采纳了他在案发时所穿衣服上的纤维作为证据,认定他与案件有关联。
  4. 法官宣布,在此诉讼中将电子邮箱中的通信记录作为重要证物提交审理。
  5. 案件调查过程中,警方收集了一系列可疑邮件、电话通话记录和银行交易文件作为主要证物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证物”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也体现了它在司法程序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词解释

zhèng

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