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之道,先戒为宝的拼音、解释、组词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的简介:

ān guó zhī dào,xiān jiè wéi bǎo
道:方法,途径;戒:戒备;宝:宝物,比喻珍贵的东西。保障国家安全的方法,先有戒备是最重要的。

  • AI解释

词语“安国之道,先戒为宝”出自中国古代的文献。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中,预防措施是最宝贵的。

详细解释

  • 安国:使国家平安稳定。
  • :方法、途径。
  • :警戒、预防、预备之意。
  • :珍贵的、重要的事物。

这句话强调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注重事先做好防范和准备是最宝贵的。它告诫统治者们要重视提前做足准备工作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而不是仅依赖于事后补救措施。

造句

  1. 古人云:“安国之道,先戒为宝”,因此对于国家的安全工作来说,制定严密的预防机制至关重要。
  2.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安国之道,先戒为宝”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提醒领导者们,在和平时期也要注重提升军事力量和国防能力,以备不时之需。
  4. 企业运营也需要借鉴这一思想,将风险预防放在首位,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5. 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安国之道,先戒为宝”的策略同样适用,预先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网络攻击。

分词解释

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jiè

1 防备:~心。~备。~严。~骄~躁。2 革除不良嗜好:~除。~烟。3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4 准备:~途。~装。5 古同“界”,界限。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bǎo

1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贝。~剑。~物。~藏(zàng )。国~。财~。珍~。传(chuán)家~。如获至~。~贵。2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座。登大~(皇帝登基)。3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地。~刹(称呼庙字)。~号(称呼别人的店铺)。4 指金属货币:元~。5 赌具的一种:开~。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