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管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丝竹管弦的简介:

sī zhú guǎn xián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琴瑟与箫管等。泛指乐器。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窃符记.平原庆寿》:「诵诗人受禄于天,列丝竹管弦,任歌风舞佾传仙膳。」

丝竹管弦》这个词组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通常用来形容音乐表演或演奏场合。其中,“丝”指弦乐器(如琴、瑟等);“竹”指的是管乐器(比如笛子、箫等);而“管弦”则是泛指各种吹奏与弹拨的乐器。“丝竹管弦”的结合表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场景,强调了其丰富多彩和协调动听的特点。

详细解释:

  1. 词语来源:这个词组源于古代中国,是对传统乐曲演奏形式的一种描述。
  2. 构成与含义:“丝”代指弦乐器,“竹”代表管乐器,“管弦”则泛指所有种类的音乐器具。整体表达的是各种类型乐器和谐共奏的画面。
  3. 文化意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宴乐、娱乐场景或诗人笔下的美妙旋律。

造句示例:

  1. 来自民间的丝竹管弦合鸣,让整个村庄沉浸在欢乐之中。
  2. 在这个中秋之夜,他们举办了一场传统的丝竹管弦音乐会。
  3. 小镇上的百姓们常常聚集在一起欣赏由本地艺术家演奏的丝竹管弦乐曲。
  4. 为了庆祝节日,村里请来了几位擅长丝竹管弦乐器的艺人来表演节目。
  5. 这个古老的戏院里,传统乐队正在以丝竹管弦的方式演绎一部经典戏曲。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丝竹管弦”这一词语的应用场景,也体现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guǎn

1 吹奏的乐器:~乐器。~弦乐。2 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道。~线。~见(谦辞,浅陋的见识)。~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中窥豹。气~。血~。针~。双~齐下。3 形状像管的电子器件:电子~。晶体~。4 负责,经理:~理。

xián

1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而倒。2 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歌。管~。续~(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外之音。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4 中医脉象名:~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