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的拼音、解释、组词

乙酉的简介:

yǐ yǒu
1. 六十甲子第二十二位。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 AI解释

《乙酉》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组合。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体系中,天有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相结合,可以形成60个不同的组合,即六十干支。每个组合代表一年。

在《乙酉》中,“乙”是天干的第二个字符,而“酉”是地支的第十一个字符。“乙”代表的是万物生长之象,有始生之意;“酉”表示的是秋季末期,收藏之时。综合起来,《乙酉年》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收获和变化的一年。

造句示例:

  1. 据记载,在乙酉年的春天,各地农民开始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2. 乙酉年的秋天对于农业来说是个丰收季节,人们纷纷庆祝好收成。
  3. 在乙酉年的初冬时节,老王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感慨万千。
  4. 我们期待着在乙酉年到来之际,能够实现更多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5. 每到乙酉年岁末,小李就会开始盘算新年计划,希望能有新的突破。

请注意,“乙酉”作为干支之一,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现代年份,它代表的是一个周期中的某一年。上述造句是基于“乙酉年”的象征意义进行创作的。

分词解释

1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2 指代一方:甲方~方。~型脑炎。3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