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1886-1976)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德(1886-1976)的简介:
zhū dé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土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土
- AI解释
关于“朱德(1886-1976)”这个术语,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词语或短语,而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详细解释:
- 姓名由来:“朱”是姓氏,“德”是指道德高尚的意思。
- 生平经历:
- 早年留学日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作为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重要职务。
- 历史贡献:
- 在抗日战争期间领导了大量军事行动,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和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
- 1945年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成为中国代表之一。
现在为您提供五个与朱德相关的造句:
- “朱德将军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政治家。”
-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朱德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 “他年轻时便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中,在长征的艰苦岁月里,朱德始终坚守初心不改。”
-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朱德将军的名字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纪念朱德,不仅是为了缅怀他的伟大功绩,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他的革命精神。”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朱德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