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垂竹帛的拼音、解释、组词
功垂竹帛的简介:
gōng chuí zhú bó
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功业为史书所记载,功名将永垂不朽。《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宫保若能行此上策,岂不是贾让二千年后得一知己?功垂竹帛,万世不朽。」
《功垂竹帛》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把功劳书写在丝织品或竹简上。这里的"垂"意为悬挂、流传;"竹帛"则是指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材料,通常指的是丝绸或者竹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功勋卓著,事迹彪炳,足以载入史册。
详细解释: - 垂(chuí):悬挂,这里引申为使名声、功绩传之后世。 - 竹帛: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材料。帛是丝织品,可以用来写书;竹简则是用来记录的竹片,这些记载的文字会经过编缀和缝合形成书册或史籍。
所以,《功垂竹帛》这一成语强调的是某人的卓越成就足以被永久地记录下来,让后人知晓其丰功伟绩。
例句: 1. 张将军在抗洪救灾中表现英勇,他的事迹必将《功垂竹帛》,载入青史。 2. 这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垂竹帛》是他应得的荣誉。 3. 那场战役中,他以少胜多,力挽狂澜,其英勇之举必将成为一段佳话《功垂竹帛》,流传千古。 4. 王教授的科研成果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功垂竹帛》之名当之无愧。 5. 他的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功垂竹帛》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分词解释
功
gōng
1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垂
chuí
1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4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
竹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