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德的拼音、解释、组词

勤德的简介:

qín dé
1.谓勤于修德。

  • AI解释

勤德》是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常见的词汇,其包含“勤”与“德”两个字。“勤”意味着勤奋、努力;“德”则指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因此,“勤德”可以理解为通过勤奋努力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是一种倡导个人在行为举止上追求高尚的道德标准,并且通过不断的努力工作或学习来实现这一目标的价值观。

造句:

  1. 李明一直秉持着“勤德”的原则,他在工作中从不懈怠,同时也注重个人品行的提升。
  2. 学校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重视培养他们的勤德精神,希望他们成为既有才华又有品德的人才。
  3.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只有那些能够保持勤奋和不断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4. 张华经常提醒团队成员要注重“勤德”,即在工作上努力不懈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品格的完善。
  5. 通过阅读历史上的名人事迹,王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勤德”精神,并决心在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分词解释

qín

1 做事尽力,不偷懒:~劳。~快。~奋。~政(勤奋于政事)。~谨。~勉。~恳。克~克俭。2 经常:~密(频繁)。来往很~。3 上班,事务:~务。~杂。出~。后~。4 担心,忧虑:~恤(忧虑怜惜)。5 帮助:~王。6 姓。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2 心意,信念:一心一~。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