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主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权主义的简介:
mín quán zhǔ yì
1.三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见"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见"三民主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父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之一。目的在求人民政治上的自由平等,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等自由,并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政权。
1. 国父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之一。目的在求人民政治上的自由平等,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等自由,并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政权。
《民权主义》一词出自中国近代思想家孙中山,是其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民主、民生)之一。孙中山认为,“民权”即人民的权力,强调民众应拥有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决定国家大事,以及监督政府的行为,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详细解释
- 概念:民权主义是一种理念,主张建立一个由广大人民掌权的社会。
- 核心思想:它强调人民有权自由表达意见、选举代表、监督政府,并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这种权力不仅是个人权利,也是社会进步与和谐稳定的关键保障。
- 实践意义:民权主义要求政治体制公正透明,确保每一位公民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人权和社会福利。
造句
- 实现民权主义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持,还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 民权主义的落实可以有效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 在追求民权主义的过程中,教育和公民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 政府应当倾听民众的声音并根据民意来制定政策,这是践行民权主义的关键步骤之一。
- 保护言论自由、集会结社等基本权利是实现民权主义的重要基础。
这些造句旨在体现“民权主义”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及其核心价值。
分词解释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权
quán
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2 有利的形势:主动~。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4 暂且,姑且:~且。5 秤锤:~衡。6 衡量,估计:~其轻重。7 姓。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